您还未登录

登录后可以享受更多服务

上交汇技术贸易领域公共信息月报2025年6月总第29期

发布日期:2025-07-07来源:技术交易平台

Part.1  新动态

// 本月焦点

1、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

当地时间69日至10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就各自关心的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落实两国元首6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就解决双方彼此经贸关切取得新进展。

2、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圆满举行

613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圆满闭幕。本届上交会参展企业有981家,规模创历史新高;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近20个省区市的创新成果,意向成交项目数572项,创历史新高,已连续三年突破500项;展会期间共吸引观众超5万人次,通过200多个合作伙伴组织招商,专业观众占比超85%,展会配套活动参会人次近1.5万。

// 本地相关动态

12025上海数字生活节举行

市商务委于613日至627日组织开展“2025上海数字生活节”,作为上海市年度线上重点促消费活动,推出80余场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围绕购物、旅游、美食、体育、文娱、健康等多个领域,融入了AI+消费、品质直播、即时零售等多样化消费新场景,全方位满足市民的数字生活需求。

2、上海市政府与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612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AI终端、芯片、新型通讯、智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关键行业,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

3、市政府常务会原则同意《上海市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610日原则同意《上海市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并指出,概念验证平台有助于识别筛选更具价值潜力的早期科技成果,要培育壮大概念验证平台矩阵,分阶段推进长期规划与系统布局,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42025 SNEC PV&ES国际光伏&储能两会在沪召开

610-13日,全球光伏与储能行业年度盛会SNEC PV&ES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大会暨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展会汇聚全球3000余家展商参展,展览面积达38万平方米,覆盖光伏生产设备、高效电池技术、储能系统、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环节,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澎湃动力。

5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召开

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现绿色低碳领域技术成果最新进展和未来探索方向,促进绿色低碳贸易对接和产学研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展览规模4万平方米,来自德荷日英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00家知名企业参展。

// 外贸领域

1、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

612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本届博览会吸引了近4700家中非企业、3万余名中外朋友参加,初步达成的合作项目总金额超过110亿美元。

2、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举行

6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开幕。大会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发起了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启动了“一带一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和“一带一路”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启动了第四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和5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联盟等。

3、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上海出台行动方案

上海出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上海行动方案(2025-2027)》,提出力争经过三年,各保税区域进一步实现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明显,监管措施与产业功能匹配,智慧+信用+协同的监管机制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成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重要的功能型节点支撑,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推动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4、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出台

上海市商务委、上海海关、市交通委、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上海边检总站、上海海事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局、市药品监管局等十部门和单位共同制定了《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定于即日起至20258月底开展本年度上海口岸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国际贸易领域营商环境改革。

Part.2  新趋势

// 数字领域

1、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300公里级量子直接通信网络

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教授团队联合上海电力大学李渊华教授团队,在量子直接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构建了一个四个节点间300公里级的全连接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杂志。

2、我国首部绿色数据中心评价国标61日起实施

61日,我国首部数据中心绿色化评价方面国家标准《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正式实施,标志着在国家层面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有标可依,为我国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

3、国内首个基于龙芯的跨卫星即时数据服务系统推出

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龙芯中科携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突破“烟囱型”行业壁垒,推出国内首个基于龙芯的跨卫星即时数据服务系统,可为低空经济、智慧海洋、应急管理等领域构建起复杂环境下稳定可靠的导航定位与通信覆盖保障体系,其辐射力更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布局。

4、龙芯发布新一代处理器,性能提升8

26日,2025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LoongArch)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领域

1、全球首例!复旦科学家借助脑机接口使失明动物恢复光视觉能力

66日,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线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借助脑机接口等技术,新一代视觉假体不仅使失明动物恢复可见光视力,还可扩展其视觉功能,这为失明患者复明提供了新可能。

2、全球首个基于AI的处理器芯片软硬件全自动设计系统发布

全球首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处理器芯片软硬件全自动设计系统“启蒙”近日正式发布。该系统能实现从芯片硬件到基础软件的全流程自动化设计,意味着实现AI设计芯片,而且其设计在多项关键指标上达到人类专家手工设计水平。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布于预印本网站arXiv

3、阿里达摩院联合浙大推出全球首个胃癌影像筛查AI模型,提前半年发现胃癌病灶

624日,阿里达摩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等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研究论文,开发了基于AI的大规模胃癌筛查模型——“GRAPE”,其利用平扫CT图像和AI实现大规模、高效的胃癌筛查。该研究显示,GRAPE显著优于专业放射科医生,敏感性提高了21.8%,特异性提高了14.0%,尤其是在早期胃癌方面。

4、我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启动建设

629日,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会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医技中心举办。会上,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在闵行区正式启动建设,未来将发挥重点区域科技、产业与临床资源优势,共同推动脑机接口创新资源集聚、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集群。

// 海洋领域

1、国内第一艘绿色低碳智能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交付

620日,国内首制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在上海长兴岛交付。该船的成功交付实现了大型甲醇双燃料箱船建造领域“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三个历史性突破。

Part.3  新亮点

// 生物医药领域

1、全球首药!血霁生物的异体“通用现货型”巨核细胞注射液IND获受理

69日,张江科学城企业血霁生物所提交的“脐带血来源的巨核细胞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式受理。这是全球首个巨核细胞注射液的正式临床试验申请,为血霁生物自主研发的使用干细胞分化获得的同种异体巨核细胞产品,适应症为肿瘤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2、科济药业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

626日,科济药业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产品编号:CT041,一种靶向Claudin18.2的自体CAR-T细胞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NDA),用于治疗Claudin18.2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GEJA)患者。

3、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上市

627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宣布:信尔美?(胰高血糖素[GCG]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信尔美?是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

// 绿色低碳领域

1、国内首套“绿电+储能+能源化工” 一体化示范装置稳定运行

国内首套“绿电+大容量储能+能源化工装置”一体化耦合重大技术示范装置,在准格尔旗实现稳定运行。这套技术集成拓宽了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边界,填补了煤化工领域大容量储能技术的空白,为能源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211个方向,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

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能综通科技〔202591号》。根据《通知》,国家能源局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3、海南大学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再创新高

海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自主研发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新突破。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严格认证,海南大学自主研发的钙钛矿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7.32%。该效率超过了此前由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20252月公布的26.95%最新效率世界纪录,以及马丁·格林太阳能电池效率统计表20255月收录的27.3%行业标杆值。

4、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在安徽巢湖首航成功

628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孵化企业—深圳海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首航取得成功,标志着氨燃料在船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航运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全新路径。

// 航空航天领域

1、中国星网GW星座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成功发射

66445分,长征六号甲//A8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发射进入预定极地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我国首款自主研制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获颁生产许可证

65日,国产AES100发动机获颁生产许可证,并签订销售合同,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的能力。AES100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主创新研制的1000千瓦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可配装56吨级双发直升机和34吨级单发直升机,也可用于倾转旋翼机等飞行器。

3、国内首次氢涡轮发动机飞行验证成功完成

中国航发动研所氢能团队自主研制的千牛级氢燃料涡喷发动机在尹泽勇院士工作站指导下于内蒙古镶黄旗新宝拉格机场搭乘厦门大学GF-2000飞行试验平台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氢燃料航空涡轮动力飞行验证,70MPa氢储控/加注系统由株洲国创中心提供技术保障。试飞成功对于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航空动力发展,打破航空动力对传统能源依赖,抢占未来前沿动力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获颁生产许可证

61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在广东珠海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这一证件就像是飞机的“出生证”,标志着AG600“鲲龙”飞机正式迈入批量生产阶段,是我国大型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的关键里程碑。

5、我国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业务卫星“张衡一号”02星成功发射

614155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02星发射升空。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在地球物理场空间观测领域探测能力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国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天--地”立体监测能力。

6、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成功

6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这是继1998年开展神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后,时隔27年我国再度组织实施此项试验。

END